2025年11月18日
微信

从“的姐”到女传道人:一位乡镇传道人的蒙召之路

作者: 石伊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1月18日 14:28 |
播放

不爱聚会爱挣钱

十五年前,北方一座小城里,任小妹每天一大早就启动自己的“小绿”出租车,开始一天的工作。她的车座上放着一摞福音单张,这是她从教会带出来的。那时,她刚刚在教会受洗不久。

有乘客上车后,任小妹就热情地打招呼、询问目的地,再加上一句:“你是有福的,上帝祝福你。”同时,也会顺手递上一张福音传单。有的乘客拒绝,有人顺手带走,也有人拿在手里翻看一会儿再放回去。她拿走的单张几乎每天都能发完,这种成就感让她“心里乐开了花”。

即便任小妹信主了,但她不爱聚会,只爱挣钱,每天早出晚归。

不过,只要教会组织活动时,都会打发她去做接送工作。她也很乐意让弟兄姐妹们搭车。在接送的路上,听大家聊天、分享福音,她心里也很高兴。

然而,长时间久坐让任小妹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让她无法工作,积蓄也被医疗费用耗尽了。任小妹无法再出去工作,只能在家里躺平,陷入身体和经济的双重困境中。

想主动去聚会了

转机来自一位张姓姐妹的来访。据任小妹回忆,这位姐妹“天天路过她家门口,就会走进来,给她做按摩”。更令她感动的是,“我的脚一周都没怎么洗,她都没嫌弃臭呢。天天过来给我脱了袜子,从脚底板开始一点点按。”张姐妹会一边按摩,一边鼓励小妹:“你这睡着做啥嘞,你起来好好来聚会吧。”

任小妹被张姐妹的爱心感动,她心里暗暗地想:“我宁可去聚会,也不能再睡下去了。”

张姐妹还极力邀请任小妹一起去参加外地的信仰培训课。起初任小妹只是笑笑,心里想:“学习这种事,都是什么讲道人才去,我哪有那资格呢。”但张姐妹劝她说:“你就算跟着去学习,没学得了什么,你去之后遇上那么多牧师,让他们为你按手祷告,把腰医治好了,岂不也是赚了么?”任小妹心动了,跟着张姐妹前去学习。

任小妹跟随张姐妹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据她描述,那是她第一次认真打开圣书开始阅读。在开学自我介绍时,其他学员都表示自己来自某地教会、担任某种职务,来此学习的目的是“装备自己、更好地服事教会”。任小妹听到这些介绍不由地直往后躲。

最后,她只得坦诚表达:“我就是一个挂名的基督徒,反正基本也没有怎么聚过会,但凡去聚会那也是看在别人面子上去的。我这次来的意思是,希望牧师能给我按腰,治好我的腰疼。”意外的是,台下响起一片掌声。老师对她说:“你的信救了你。”

据任小妹回忆,培训的三个月时间里,她一次又一次期待老师能为她按手祷告,但从未实现。她在南方又冷又潮的冬天,坐立难安,有时都无法入眠。不过,同学们都了解她的情况,一起住的姐妹们天天都会为她祷告。一周后,她觉得没有那么难受了,腰痛正在一天天缓解。

培训结束时,她在本子上写下:“以后我回去就好好地主动聚会,再不让别人过来叫我了。”

兴致冲冲去聚会,被赶出来

回到老家的任小妹,兴冲冲地跑去参加聚会,却不知道等着她的是意想不到的尴尬。

原来,带她去参加培训的张姐妹早就在心中谋划着让任小妹替代原来的讲道人。而任小妹却觉得“自己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咋可能成为站在讲台为别人分享的人呢”。拒绝这一提议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在主日聚会现场,张姐妹当场要求任小妹离开:“今天要是任小妹不出去,我们就不讲道!”任小妹回忆到,当时,一屋子二三十个人都齐刷刷地望向她,就连自己的亲姐姐也默默坐着不说话。她心理暗暗地想:“这身边的弟兄姐妹们怎么都不说句话呢——‘人来都来了,让把会聚完再走吧。’这怎滴都眼睁睁地看着让我走呀!”

她用眼光与每个人对视了一遍,却发现没有一人为她求情。大家既不懂,也不敢说啥,房间里一片寂静。

“再不走怕是浪费大家时间了,都等着看我走呢……”她只能悻悻地离开,心想:“我再不聚会了,再也不来了。”

离开家乡,才真正开始依靠主

任小妹重新回到自己打工赚钱的轨道,后来干脆辞掉家乡的工作,随朋友远赴一千多公里外的大城市去打工。她说:“我在老家的时候,但凡遇上点困难,就跑娘家,找哥哥、姐姐。可是这回走远了,再也靠不到家人,只能去靠主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忧愁烦恼了,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埋头祷告。

任小妹当时在一个家庭中当月嫂。有一次,路过地下保安室的一间小房子,她透过半掩的门看墙壁上挂着日历。“咦?莫非这里有人信主?”她走出数步后,又退了回来,因为她注意到那日历上画着红红的十字架。

果不其然,她认识了一位老太太,她被雇佣来为保安们做饭。虽然她们方言不通,但提起“耶稣”的名字,老太太直点头。任姐妹兴奋又感动,心想:“终于又寻到亲人了。”

从此,任小妹完成每日的工作任务、吃过饭、打扫干净卫生,就会利用下楼扔垃圾的空挡,来到这间地下小屋。这位老太太一字不识,全靠听别人读经来学习信仰。任小妹每天给老太太念圣书,她们“读两章圣书,做一个小小的祷告”。逐渐地,这个小聚集点居然吸引了五六个老人加入,包括来探亲的一对南方夫妻和外来打工的清洁工。

任小妹反复思想主的奇妙,她觉得上帝给人的带领和祝福是循序渐进、一步步展开的。祂不会突然把一个很大、也很难担的担子压在一个人的肩头,就如不会像之前的张姐妹突然让她去尝试讲道一样。上帝把她从不合适的位置上带出来,远离了家人,也让她开始学着依靠主。

站出来,带领大家成长

转年,任小妹回到老家,只是此刻的她已经和过去全然不同。很快,她发现此刻的教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任小妹站在拥挤的街头排队买烤饼时,遇上了老乡,也被邀请参加第二天的查经聚会。她心里也挂念着往昔的弟兄姐妹们,想去看望大家。到场后的她却惊讶地发现,昔日兴旺的教会只剩下“可可怜怜两三个人”。有人告诉她:“人家把那些灵性好的都挑走了。”——张姐妹带着人离开了。

任小妹心里难过了起来,转念一想:“你把好的挑去了,那剩下不好的我们就还是一起聚吧。”只是人能坐在一起,可具体怎么个聚法,没有人说话。大家围在一起,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任小妹想,自己好歹去学习过,曾经三个月的培训经历也历历在目,昔日同窗“为建造教会”而学习的心愿也在她心中升起。当年的学习费用都是弟兄姐妹的奉献,现在正是回应这些支持的时候。因此,她站出来开始带领大家学习。

她开始认真为大家预备内容,自己先学,一边在网上查找资料,一边记录整理。每逢周三查经、周五祷告、周日一起礼拜,坚持着聚会。

任小妹这样理解自己的信仰转变:“当深刻地理解了上帝对我的爱与祝福时,就要有正确的回应,不再看世界上的东西,也比较少去看人的眼光。过去我特别害怕外人的议论,但现在更多是看着主的眼光生活。只要做的事在上帝面前问心无愧就好。”

信仰是什么呢?她引用刘志雄牧师的话说:“有人信的是耶稣基督,但有人信的是耶稣菩萨。信耶稣基督就是,主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而信耶稣菩萨是,我想要啥,主就应该给我啥。”

如今,任小妹继续在家乡带领着大家聚会学习,为那些“被剩下”的人提供属灵的“食粮”。弟兄姐妹们在这个小组已经稳定聚会近十年。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