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陷入到了这样一种属灵光景:自己已在无形中从聆听者的位置转移到评论者的位置。
公众号“教会微刊”刊载“信仰顾问团”沙玉所著文章,对很多基督徒都容易陷入的这种属灵光景做出反思。
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雅4:11-12)
作者指出,基督徒,尤其是牧师和传道人需要批判思维,以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对批判性思维的过度强调,容易使我们失去了一颗谦卑受教的聆听之心。一个表现就是:你有可能对讲道者的讲道风格、讲章结构、讲章的逻辑严谨程度、对经文的见解等等做出一系列评估和批判,但却没有真正用心听对方在讲什么,没有用心去面对、接受对方所传讲的道。
作者再次强调,适当地培养批判思维,不对任何理论不加批判地接受是好的,对一些事物能够加以分析,进而提出有深度的评论也是值得欣赏的。然而凡事过犹不及,若因批判思维失去聆听的心,会严重影响基督徒的属灵生命。
无论是基督徒的日常生活,还是在教会、事工中都是如此。作者以“讲道操练”为例说,讲道操练作为神学院的重点事工之一,得到每个同学的重视,然而这样好的事工被没有聆听之心的批判给毁了。作者本人极其用心地预备自己的试讲讲章,希望自己讲章能够被聆听,且得到一番鼓励。但是,每次的结果都令他失望得彻彻底底——“无论我有多么努力,评估老师们总是在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鼓励之后再进行一连串的批评,有时候这种批评几乎可以算是恶意的,因为他们自己都不否认他们是在以批评为乐(虽然他们的批评不一定是对的,且老师之间的意见时常彼此相互矛盾)。”作者在文章中说。
这让人痛苦甚至厌恶,但是作者又承认,自己在主日听牧师讲道的时候所抱持的居然是同样的态度!经过一番评论和批判后,作者发现自己几乎已经失去聆听的能力,无论听谁讲道,我默认的态度就是分析、评论、批判,唯独缺乏谦卑聆听的心。”
作者勉励弟兄姐妹们一起反省,不要陷入论断的网络,而要求一颗受教的心。不但要懂得分辨、分析、批判,也懂得谦卑而温柔地聆听、受教。不要让我们所厌恶的来侵蚀我们的灵魂,也不要在让能够让弟兄生命得到建树的和那些善意的评论和批判变成无情而虚伪的批评论断。
作者强调,这是任何一个基督徒都要去思想的,无论是信徒还是牧者。因为对一个传道人和牧师来说,最让人气馁的就是下面坐着一群批判者,而非聆听者;对一个信徒或听道者来说,最可怜的就是自己在分析和批评一番之后,神的话一句也没有深入自己的内心。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